蓮生活佛曾經開示“魔”會障礙修行人,會搗亂你,並具有破壞力,會帶給人煩惱,也會斷人的慧命,在修行路上,這是一種“魔障”。蓮生活佛亦提及“魔障”帶給修行者的禍事:
“密教修學佛法,從初發心到證果,每個人都會遇很多障礙。如果不是發心正確,和通達佛法的人,很容易入魔障。最厲害的考驗是:
魔現佛身。
魔現本尊。
這魔一出現,就指導‘不正確’的見解,設法廣招門徒,引人入了歧途。
胡說咒語。
胡說法義。
胡說修法。
胡說授記。
胡說開悟。
而這些人,還以為是真正在修行呢!其實是‘擾亂’正法。
我的傳承上師說:要分辨佛與魔,最重要是深入法義,對佛經、對經續、對《現觀莊嚴論》、《入中論》、《釋量論》、《俱舍論》、《戒經》有很深入的理解。要有‘中觀’見。要有真正的傳承上師指導。這就是:
‘法義’。
‘中觀’。
‘傳承上師’。
才能分辨是佛是魔了!
(世人業障深重,痴迷無智,不但不精研顯密經續的教理,又亂破壞三昧耶戒,戒律全不護持。見了幻境,以為是佛,以為是成就……。)”
而蓮生活佛在“神行中”亦曾進入魔界,見《華嚴經 • 隨疏演義鈔》經文裡敘述的十種魔,十魔即是:
蘊 魔 —— 色受想行識五蘊變化,為眾罪之源頭。
煩惱魔 —— 擾人心思,混亂正理。
業 魔 —— 殺盜淫妄業,而成魔。
心 魔 —— 疑、慢、傲成魔。
死 魔 —— 奪人生命、慧命。
天 魔 —— 欲界第六天主,障人善念。
善根魔 —— 執著善根,不求精進。
三昧魔 —— 執著禪定,不求菩提。
善知識魔 —— 慳吝於法,不度化眾生。
菩提法智魔 —— 執著菩提法,有智慧,但障蔽解脫正道。
大部分的人加入一個教派,都會有一個強烈的意識,認為自己所信奉的是“正教”,這也是信仰宗教的特色。認為自己才是唯一的正道,別人的都是邪教。所以,在這娑婆世界裡,凡有新的宗教組織或佛教派系出現,往往都會出現指手劃腳及議論紛紛的一時局面。而如何去分辨正與邪、佛與魔?蓮生活佛這樣教導:
“佛教也指出:於佛教以外立道,或道外之道,稱為外道,亦即是真理以外的邪教了。又說,邪是指左道,就是不明佛法的人。魔是指魔道,是妨害佛法的人。凡不明佛法,妨害佛法,以及向心外求法的人,都稱為邪魔外道。
邪又有邪道、邪見、邪思惟、邪語、邪業、邪命、邪方便、邪念、邪定。
魔又有蘊魔、煩惱魔、業魔、心魔、死魔、天魔、善根魔、三昧魔、善知識魔、菩提法智魔。
我個人認為,要真正分辨‘正邪’,分辨‘佛魔’,果然是頗不容易的一件事。
佛陀告訴我們,要分辨‘正邪佛魔’,要依‘法印’來印證。凡是離開因果的,離開事理的,離開四諦法的,離開三法印的,就不是佛法了,這一點最能破解謬妄偏差。
佛陀又說,把心安住於一境,不亂不動,才是正定。離開這個的,就是邪禪定。學佛的人,要認知,佛陀所教示的,能令眾生解脫煩惱,證入涅槃。佛陀教示的,能令眾生得清涼,熱惱消除,心意快樂,能滅生死苦。佛陀所教示的是:
真正的覺悟。
走在八正道之上。
我個人期望,每一位行者,要真正能分辨‘正邪佛魔’,要依‘因果’、‘事理’、‘四諦’、‘法印’來印證,什麼是真,什麼是假,什麼是佛,什麼是魔,一眼可以看出。”
依據佛教經典的記載,所有佛要成佛之前全要受魔的考驗,佛用自性光明去分辦,仔細破除魔事,破除魔,又微細分辨魔事,最後證得無上菩提的果位。蓮生活佛如此說:
“佛的旁邊就有魔,佛無魔不能成道。菩薩的旁邊必有魔,菩薩無魔不能成正覺,佛與魔並無自他的分別,佛能夠充滿十力,遍見一切,無所不在,湛然常照,不生不減,而魔也一樣。”
並且,蓮生活佛指出:
“學佛的障礙之中,最可怕的是,魔變化成佛,指導不正確的見解,設法引人誤入歧途,接引眾生同入魔窟。
行者見到魔化本尊,以為真的。
魔會給你感應,而且感應神奇。
魔會顯神通。
魔會講授假佛法、經續。
魔會給行者胡亂授記。
曾經有精進的學佛者,由於本身業障深重,沒有智慧,不精研聖者的教理教義,又無法斷五欲的貪愛。最後,佛與魔分不清,整日隨著魔的指示而轉,盼望見佛、見菩薩,於是魔趁虛而入,用幻相、幻音來迷惑行者。行者信以為真,從此掉入魔境之中,著了魔,還自以為是成就。著魔的人,自以為成就,比比皆是。(這是魔難矣!)”
行者如何分辨自己是在佛、或在魔的境界呢?蓮生活佛作出闡釋:
“一個修行人的精神能統一,身心能平衡,這是好的境界也。反之,精神紛亂,身心不調制,行為乖張,恐怕是魔的境界也。我們曉得修行的人慈悲、孝養、謙虛、恭敬、佈施是一種自然的流露,不是勉強而來的。而反方面是自誇自傲的,一般的魔境中人,大半是貢高我慢的。魑魅魍魎是放縱任意及猖狂驕傲。
佛境是清淨自在;魔境是妄想雜念。佛境是無名利,無榮辱;魔境是鬥爭及妒怨。
佛境是順其自然;魔境是攀緣權貴。
能自制者,佛也;不能自制者,他制者,魔也。
心境愈修愈寬者,佛也;心境愈修愈狹窄者,魔也...。”
〈040 防魔與結界〉,收入《662 語語昇華-虹光大成就新詮1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699&bookmark=c040(2024年2月1日)。
盧勝彥〈004 文教中心的說法〉,收入《086 光影騰輝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86&bookmark=c004(2024年2月1日)。
盧勝彥〈014 魔界〉,收入《166 神行記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366&bookmark=c014(2024年2月1日)。
盧勝彥〈017 我不見怪諸山長老〉,收入《222 逆風而行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473&bookmark=c017(2024年2月1日)。
盧勝彥〈035“正教”的意識〉,收入《155 月光流域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355&bookmark=c035(2024年2月1日)。
盧勝彥〈049 魔化為佛〉,收入《220 當代法王答疑惑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471&bookmark=c049(2024年2月1日)。
盧勝彥〈序 蓮生上師是大天魔?〉,收入《053 佛與魔之間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386&bookmark=c000(2024年2月1日)。
〈十魔〉,收入《華嚴經隨疏演義鈔•卷第四十三》,取自:CBETA 漢文大藏經,https://tripitaka.cbeta.org/zh-cn/T36n1736_043(2024年2月1日)。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
課文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