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課程 | 真佛密法-2T (TBV103)

真佛密法 – 2T
第一章 本尊法
第二節  如何正確選擇行者的本尊?




2.0  “本尊”有助密教行者的修法成就             

佛教的基本教義中,第一階段便是要修習佛法者先行皈依佛門的“三寶”,“三寶”是指佛、法、僧,佛是圓滿的覺者,法是宇宙之間的大法(佛陀所說的正法),僧是指修持佛法的如來聖者(出家眾)。蓮生活佛說:“佛本身來講是點燃世界的明燈,所以是寶;法是因為佛陀本身傳下來的法燈,也是光明,也是寶;延續這些法燈的這些人也是一寶,所以稱為三寶。”


密教在修持佛法上,除了尊崇三寶以外,還要時刻憶持“三根本”為修行的旨趣,“三根本”即是:“上師”是加持根本、“本尊”是成就根本、“護法”是事業根本。密宗行者,從發心皈依根本上師開始,先修四加行法奠定修行的基礎,再與根本上師相應,得“傳承加持力”,再修根本本尊,修三密行,到與本尊相應,成就本尊,這便是依行因,證果德。由此可見,密教的“三大根本”是互有關聯,三者缺一不可,其中亦突顯了“本尊法”於修持佛法中的重要性。


2.1  密教行者修持“本尊法”的選擇形式

在密教的修持中,“本尊”是代表著“成就的根本”,在比較早的時候,對於選擇“本尊”是有一種特別的儀式,都是用“抛花”的方式來決定自己的本尊。“抛花選本尊”的方式,首先是祈求選本尊的弟子用一條帶子,把自己眼睛蒙起來,然後由根本上師引領弟子手執花朵,誠心念禱唱咒至壇城前,把花往空中抛,這花落在那一尊佛菩薩像上,行者的本尊就是那一尊,這便是抛花選本尊的程序。時至今日,仍然有密宗修持佛法者沿用這種方式來選擇。

密教“抛花選本尊”的具體模式與規則,蓮生活佛也曾在說法開示中告訴我們:


“抛花選本尊是用什麼來做壇城呢?是用金剛界或胎藏界來做壇城。因為金剛界裡面是有很多諸尊,數不清的。怎樣抛花才可以抛在這些諸尊的身上呢?金剛界及胎藏界的圖可以做成幻燈片,幻燈片可以放在地上,照在很接近的地上面,現在的人是這樣做的,弄起來就很大了。所以,要受灌頂的行者要來選擇本尊的時候,就被帶進擅城,然後對著壇城抛花。


古時候的西藏做金剛界、胎藏界的壇城,他們喇嘛是用沙,種種不同顏色的配料去做,去修壇城。有方型壇,有圓形壇,種種的壇,這些曼荼羅都是這樣子做出來的。假如抛花用幻燈片的形式比較容易一點,幻燈片照在地上一抛就可以了。但是抛花是有規定的,有花朵若抛在菩薩的頂上,這是說可以修大手印。若抛在眼睛或口就修密教悉地,抛到上身就是上悉地;抛到中身,是中悉地,下身就修下悉地。它的規定就是上、中、下悉地。


有些人抛到兩尊的中間,剛好是不短不長,兩邊的距離一樣,就修兩悉地,有兩個本尊。若右手邊較靠近是虛空藏菩薩,左邊是觀世音菩薩,他的本尊還是虛空藏菩薩。假如抛到壇城外面呢?再要抛第二次,再祈禱,再唸咒,若第二次又是抛在壇城外面呢?還有第三次,但是,第三次又抛在壇城外面怎麼辦?按照密教來講,那你是跟密教沒有緣,修持也不會有成就。


這個花朵抛得越接近本尊,他修法就越容易成就,距離這個本尊越遠,表示他修的時間是很長。上半身是修上悉地,中半身是修中悉地,下半身是修下悉地。抛到頭頂就是修大手印,抛到眼、口就是修密教悉地,兩尊中間修兩個悉地。”


而在上述提到的上、中、下悉地(三品悉地),其中的“悉地”是梵語,意譯為“成就”,可見於《大日經疏指心鈔》第十六卷內:“大日義釋悉地品中云,上品悉地密嚴佛國,中品悉地十方淨嚴,下品悉地諸天修羅宮……。”經文解釋便是說,三品悉地中,上品悉地往生密嚴佛淨土,中品悉地往生十方淨土,下品悉地往生諸天修羅宮。

蓮生活佛指出,現今的密教弟子,很多都會請自己的根本上師來決定根本的本尊,根本上師要推算弟子的因緣,與某尊的因緣是否契合,如果是合,那就是本尊無誤。蓮生活佛替弟子選擇本尊,有一秘密,便是依循弟子的“天性”去推算和選擇他們的本尊,而真佛宗有八大本尊法,只是原則性,金剛界、胎藏界的諸尊,皆可以為本尊。也有些弟子,剛皈依接受灌頂,就在夢中、定中,看見佛菩薩前來顯現摸頂加持,於是,弟子便選擇此尊為自己修持佛法的本尊,這是契合於法理的。


2.2  結語

有弟子請問蓮生活佛,現時的真佛宗不是以“抛花”的儀式,來決定自己修持佛法的本尊,那該如何選擇本尊?蓮生活佛是如此的認為:“當一個行者看到那位主尊,心中產生非常歡喜,就可以選擇祂作為自己的本尊。”


接著,蓮生活佛為弟子作更精闢的解說:


“修持‘真佛密法’是各自契入自己的本源,‘本源’就是自己的‘本尊’,自己的有緣來處。這是‘各自適也’。並非‘逆理自悖’。真佛宗有八大本尊,八大本尊的修持法,正是‘是法住法位’,各盡其性是謂善。阿彌陀佛用‘一心’,觀世音菩薩用‘懷’,地藏王菩薩用‘度’,準提佛母用‘清淨’,黃財神用‘佈施’,蓮華生大士用‘樂’,蓮花童子用‘真’,藥師琉璃光王佛用‘藥’。八大本尊修持法,是各盡其性啊!”


又,“‘本尊’的選擇,完全依行者自己的‘特性’而定,也可以說,依行者自己的‘心性’而定。或者是行者發下的“誓願”而定,重要的是行者覺得最投緣,最有緣份的!這就是汝的本尊。每一位行者,其實可以自己選擇本尊來修法,也是依‘特性’、‘心性’、‘誓願’、‘投緣’來選擇本尊。我們不要用‘抛花’或‘抽籤’來決定,因為自己選擇本尊,自己確認本尊,如此的意義,更是深重。”


思考題:

  1. 試述古時密教修持佛法者是如何選擇本尊。
  2. 真佛宗現時是沒有“抛花選本尊”的儀式,依蓮生活佛的說法,應如何選擇本尊。

參考文獻

〈014 真正出家人〉,收入《654 活佛之歌之三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666&bookmark=c014(2023年8月10日)。


〈057釋經文〉,取自:彩虹雷藏寺,https://tbs-rainbow.org/%E5%9C%B0%E8%97%8F%E8%8F%A9%E8%96%A9%E6%9C%AC%E9%A1%98%E7%B6%93/057%E9%87%8B%E7%B6%93%E6%96%87?key=057,%E9%87%8B,%E7%B6%93,%E6%96%87(2023年8月10日)。


〈79 抛花選本尊〉,取自:彩虹雷藏寺,https://tbs-rainbow.org/%E8%99%B9%E5%85%89%E5%A4%A7%E6%88%90%E5%B0%B1/%E8%99%B9%E5%85%89%E5%A4%A7%E6%88%90%E5%B0%B15/79%E6%8B%8B%E8%8A%B1%E9%81%B8%E6%9C%AC%E5%B0%8A(2023年8月10日)。


《大日經疏指心鈔 • 第十六卷》,取自:CBETA漢文大藏經,https://tripitaka.cbeta.org/en/D18n8863_016(2023年8月10日)。


〈第一章 何謂密教三根本〉,取自:真佛宗全球資訊網,https://www.tbsn.org/means/detail/1756(2023年8月10日)。


盧勝彥〈003  真佛密法〉,收入《107 粒粒珍珠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257&bookmark=c003(2023年8月10日)。


盧勝彥〈011大祕密之本尊法〉,收入《63 真佛祕中祕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146&bookmark=c011(2023年8月10日)。


盧勝彥〈042  選擇本尊〉,收入《154 智慧的光環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1000091&bookmark=c042(2023年8月10日)。


〈三品悉地〉,收入《佛學大辭典》,取自:便民查詢網,https://foxue.bmcx.com/sanpinxidi__foxued/(2023年8月10日)。

課程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