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課程 | 真佛密法-2T (TBV103)

真佛密法 – 2T
第四章 懺悔法
第三節 佛教懺悔法


3.1  佛教的懺悔法門及其要義          

佛教素來重視“因果報應論”的法則,六道輪迴果報之中,因有“惡因”,才會產生“惡果”;有“善因”,才會產生“善果”,了悟“因果報應”,自然而然就會止惡行善、廣種善因,才是走在正確的修行軌道。佛教很多懺悔法門帶領眾生改過向善,消除惡業,並積聚修行資糧及福德,真誠地發露懺悔,將過去的身、口、意所犯下的種種業,深切在佛菩薩面前懺悔,將不再犯,這是懺悔的重要態度及意義。


在蓮生活佛的說法開示裡頭,曾經談到懺悔法(懺摩)在修習佛學中,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而實際上,佛教的懺悔法門確實是有不少的,如地藏懺、八十八佛名寶懺、金剛經寶懺...等等。蓮生活佛在開示裡提及的懺悔法,便是有:

一、梁皇寶懺 -- 梁武帝為妃欷氏閱大藏,所製的慈悲道場懺法。

二、水懺法 -- 悟達法師依神僧修懺悔,著《慈悲水懺法》。

三、金光明懺法 -- 天台大師依《金光明經》而創作的懺法。

四、觀音懺法 -- 依《觀音經》消伏毒害的懺法。

五、阿彌陀懺法 -- 依阿彌陀佛,神超淨域之懺法。

六、法華懺法 -- 天台大師依《法華經》而制作,又稱六根懺法及法華三昧懺。

七、藥師懺法 -- 依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》所制作的懺本。

八、方等懺法 -- 天台大師依《大方等陀羅尼經》所制作的懺本。


另外,真佛宗還有“真佛寶懺”的懺悔法門,這是依蓮生活佛“心光發露”、“心領神會”的《真佛經》,清淨三業的懺法。“真佛寶懺”是依止根本上師的傳承加持力,依止佛圓滿無上之般若力,誠心發露懺悔,冀借佛力加被,清淨無始無明以來的黑業,使自身光明顯現。至於拜懺的意義,就好像是在洗掉你的業障,拜懺本身就是在洗濯,洗就是用水洗,濯就是把業障擦一擦,讓業障猶如衣物上的污垢,用水一沖就沒有了。


3.2  顯、密二教懺悔法門的不同

佛教之中,顯、密二教的拜懺(懺悔法)也是有不同之處。蓮生活佛告訴我們:


“顯教有很多的懺本,比如‘梁皇寶懺’、‘水懺’、‘法華懺’、‘金剛懺’、‘大悲懺’、‘彌陀懺’,懺本很多,顯教的拜懺,最重要的就是唸經、唸懺文,你除了唸經以外,要了解、深入經義,就是了解經裡面拜懺的含義,你犯了就要改。沒有犯的也要記住,要警惕自己。 


一面唸經當中,一面做禮拜、拜佛、拜願,還有必須要供養,你拜懺的時候,要請佛、請菩薩來放光加持你,這是顯教拜懺的方法。這樣子的拜懺,還是‘二’,這個‘二’的意思,是指修行人是修行人,佛菩薩是佛菩薩,就有分別。佛菩薩是佛菩薩,佛菩薩是請來的,你自己是修行人,你跟佛菩薩講、唸經、禮拜、供養,了解裡面的經義,這是顯教拜懺的方法。


密教的懺悔與拜懺,跟顯教之間,稍微有一點點不太一樣。密教的懺悔,是持咒、修‘懺悔法’。有持咒在裡面,就把唸經變成咒語,就變成唸咒,這是不同的地方。 


當然也有禮拜,也一樣有供養。但禮拜法就是‘大禮拜’,我們稱為‘普禮’,供養我們稱為‘普供’。‘普供’跟一般的顯教稍微不同,我常常舉一個例子,比如要拜個一水果,水果就擺在供桌上,然後就做禮拜了,好像供品一擺就是了。 


但密教不一樣,密教要做供養的時候,要觀想變化,也就是普供養。只有一樣東西,或者是幾樣東西,但是像八供一樣,全部變化出來。變成一排,變成一面,變成充滿整個虛空,就是變化很多的。 


‘大禮拜’也是一樣,請佛菩薩不是一尊。比如我每一次觀想阿彌陀佛,一尊觀想清楚了以後,然後觀想一排、觀想一面,觀想佈滿整個虛空之中,千千萬萬甚至數億的阿彌陀佛,然後你觀想祂的口張開,唸咒‘嗡。阿彌爹哇。些。’這一聲的咒語,就等於是億萬聲的咒語。每一個阿彌陀佛,都開口唸‘嗡。阿彌爹哇。些。’這就等於是‘千轉輪法’。 


我們的供品是千變萬化的佈滿虛空,我們持咒是千變萬化的,一聲等於無量聲。密教的‘大禮拜’,就是千千萬萬的佛菩薩在面前,然後我們做‘大禮拜’。所以我們稱為‘普供’跟‘普禮’,就是這樣,密教有觀想變化的。另外,密教的懺法最重要的,到最後不是請佛菩薩來,然後放光加持你而已。我們有‘雜。吽。班。霍。’


‘雜’-是佛菩薩在虛空出現;‘吽’-是移到很接近;‘班’-是住在你的頂上;‘霍’-是迎進到你裡面,你自己完全變成佛了。 所以顯密之間懺法的不同,因為顯教始終‘佛就是佛’、‘你就是你’,有分別的。


密教的懺法,是佛雖然從虛空中出現,到最後與行者祕密合一,你自己變化成為佛,這是‘即身成佛’的一種懺悔法。‘雜。吽。班。霍。’合一,跟你在一起,從虛空之中接近,一直到住頂,進入你的身體裡面,你自己剎那之間變成佛,這就是‘一’。 你自己假如變成佛以後,還有什麼業呢?那些業障早就消失無踪,根本就沒有了。所以密教的方法,是教你直接神變成佛,直接跟佛合一。你唸佛的咒,結佛的手印,意念在佛。直接一剎那之間,所有的惡業,全部一切消散,這是密教的懺悔。所以,顯教的懺悔是佛放光消你的業;密教的懺悔是佛、我合一,業根本就沒有。當你變成佛的時候,哪裡還有什麼業障?佛是最清淨的,一切業障全部消散。”


思考題:

  1. 試略述佛教的懺悔(拜懺)法門。
  2. 試述顯、密二教懺悔法門有那些不同嗎?


參考文獻

〈002 真佛寶懺〉,收入《649 偕汝談心(十)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661&bookmark=c002(2023年11月8日)。


〈052 顯密拜懺的差別〉,收入《647 偕汝談心(八)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659&bookmark=c052(2023年11月8日)。


〈079  懺悔第一法(一)〉,收入《677  真佛宗密乘戒律》,取自:真佛般若藏,https://reader.tbboyeh.org/#/mybook?id=687&bookmark=c079(2023年11月8日)


〈懺摩的解釋和意思〉,取自:便民查詢網,https://foxue.bmcx.com/chanmo_kc1__foxued/(2023年11月8日)。


釋大睿〈中國佛教早期懺悔思想〉,取自:中華佛學研究院,https://buddhism.lib.ntu.edu.tw/FULLTEXT/JR-BJ012/2-14.HTM(2023年11月8日)

課程內容